8月10日訊,今年7月16日3•15晚會,央視曝光了部分在線教育平臺虛假宣傳、退費難等問題。近日,中國網財經記者接到多位消費者對滬江網校的投訴,投訴內容包括課程質量課程服務與宣傳不符、退費難等。
更有消費者表示,上大學期間曾在滬江網校推薦的優學寶分期上借款繳納滬江網校的學費,優學寶是滬江網校旗下的消費分期平臺。不過在其借款前,銀監會聯合教育部等部門早已發布規定,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課程顧問夸大宣傳 質量、服務不及預期
消費者王帥是2019年11月在滬江網校購的課,共計花費13128.8元。據王帥對中國網財經記者介紹,按照課程服務的說明,滬江網校定期會開班會。但他發現,開課之后沒有所謂的“班級群”,只是班主任與學員單線聯系,頻率約一個月一次。直到他開始維權四個月間,只開過兩次直播形式的“班會”,面對各個專業考研學員,也只談了學習規劃,根本沒有針對課程的答疑解惑,此前承諾的假期作業服務也沒有享受到。
此外,據王帥介紹,所謂名師課多為錄播,基本都以PPT為主,含金量不高。

課程顧問提供的服務列表信息,多項服務與實際不符(王帥供圖)
與王帥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張婷。張婷告訴記者,在購買考研計劃標準班課程前,課程顧問給她展示的學習計劃是精確到每天每個時間段的,但開課后就變成很簡單的月度規劃,且所有學員公用。
“比如,5月份進班的同學收到的計劃與大家一樣是閱讀理解,但對這些同學來說,連單詞和長難句都沒開始看。”張婷舉例子說明。
記者就王帥、張婷遇到的問題采訪了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伊楠律師。她表示,通過官網客服電話、鏈接或者官方app聯系到的課程顧問,學員有理由相信這些課程顧問被授權代表在線教育企業做出相應的課程介紹、課程設計及售后承諾。
“如果課程顧問描述的課程內容未在實際授課中體現,出現課程宣傳內容、合同簽署內容與消費者實際接受的服務內容不符、差距較大的情況,此時在線教育企業的上述行為屬于合同違約,消費者可以合同違約為由訴至法院。”高伊楠律師表示。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侵權為由向經營者要求賠償。另外,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或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舉報。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涉嫌違法廣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學員申請退款難 課程顧問上演“拖字訣”
除課程質量服務與宣傳不符合外,滬江網校退款難的問題也被消費者詬病。消費者林蕭日前向記者投訴,稱他7月份在滬江網校買的日語課程遇到了“退款難”問題。
“上了一節課覺得和我預想的不太一樣,幾小時后就發起退款,但是客服一直推脫,課程顧問干脆不回信息。”林蕭回憶,他每天打一個電話催促,五天后終于退款成功,退課成功后課程顧問微信里立即把林蕭刪除了。
林蕭向記者表示,如果當時沒有及時催促退課,很有可能會超過7天的退款期限,無法退課。
上述接受采訪的王帥告訴記者,他也曾就退課進行投訴,但被告知超過15天后無法退款。通過非訴手段,王帥最終收到退款,但仍被收取了4000余元的扣減項。
“售課時的試聽課較少較短,無法讓學員判斷正式課程內容的質量,一旦買課,再想反悔至少要扣服務費。當發現課程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時候,再想退課又需要支付違約金了。”張婷對滬江網校的退課條款表示質疑。
記者了解到,60個遭遇“退款難”的學員還建立維權群,涉款金額少則1萬元多則3萬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滬江網校 |